秋季日夜溫差明顯,當開始降溫時,來碗熱湯,再吃點剛涮起熱騰騰的葷素食材,暖心又暖胃。入秋吃火鍋,這可是天經地義的事,實在讓人大呼過癮!
受健康飲食觀念影響,火鍋族也開始轉向以原型食物取代再製食品,且蔬菜攝取量多餘肉類更佳,嚐美食更要顧健康!而提到蔬菜類,在火鍋界的蔬菜巨星,當然非「茼蒿」莫屬,不僅是攝取膳食纖維的來源,又因當中帶有特殊香氣,入口鮮美,唇齒留香,解膩又助消化。所以早已成為老饕們的火鍋天菜!
正值秋冬季節,茼蒿也進入盛產期,其英文俗稱為Crown Daisy。花瓣有如皇冠一般,古時候即被御廚發掘並料理出宮廷佳肴,據說是專獻給皇帝食用的貢品,所以又有了「皇帝菜」的稱呼。茼蒿是菊屬植物,為雛菊家族的成員之一
茼蒿自帶的特殊清香,是很多菊科蔬菜與生俱來的。如萵苣、苦菊都有類似的氣味。這種味道來自於菊科特有的萜烯類化合物。因此,比起其他葉菜類,風味更為突出富層次。但茼蒿絕對不是虛有其香,當中更含有多元營養價值,以下「5個吃茼蒿的好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❶強化骨骼增記憶
當中含鈣及可促成骨骼形成的維生素K,兩者作用相乘,有助強化骨骼健康、遠離骨質疏鬆症。此外,對於增加記憶力亦有幫助
❷高纖順暢助消化
其含豐富膳食纖維,有助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祕問題,降低腸胃負擔。另,其特殊香氣的揮發油,對腹脹、消化不良者,也有緩解之作用
❸穩定血糖少負擔
因含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常見於咖啡中的一個成分,綠原酸能夠幫助減緩飯後血糖的上升。此外,其熱量每100克僅15大卡,可口又不造成負擔
❹高鉀防禦護健康
100克的茼蒿中含有270毫克的鉀,比起香蕉多出30%,是肌肉收縮和神經傳導的必需營養素,足夠的鉀能避免抽筋,而含高鉀的食物,具有預防橘皮組織、中風、高血壓、預防骨質流失、腹脹、腎結石等幫助。不過,高血鉀患者,則需注意其攝取量
❺潤喉養肺膚質佳
內含豐富β胡蘿蔔素,該抗氧化劑在體內會轉化成維生素A,能有助保護喉嚨、肺部…等呼吸系統器官,及調理黏膜和皮膚。也因具止咳化痰的功效,被稱為食物中的感冒藥。如果想保留這些抗氧化性質,最好是簡單快速短暫烹調即食,才能盡量避免營養流失過多
📌茼蒿品種
🔹大葉茼蒿
即為市場上常見的茼蒿,因為葉片較大,被農民們俗稱為象耳茼蒿。大葉茼蒿整個植株長度約10~15公分,葉子較飽滿圓滑,幾乎無分枝
🔹小葉茼蒿
俗稱貓耳茼蒿。因為種植效益不大,目前較少見了。大葉和小葉僅差在葉片,都適合涼拌、熱炒與汆燙,常見的料理方式像是蔬菜卷、鹹湯圓以及當成火鍋配料
🔹裂葉茼蒿(山茼蒿)
屬於日本品種,也被稱為春菊。植株在15公分以上,葉子較細,有分支,味道較茼蒿濃烈。適合熱炒、當成火鍋配菜,因為根莖部位較長,頗多熱炒店會將山茼蒿與豬肉或牛肉熱炒,口感清脆,風味佳。
裂葉茼蒿也被稱為飛機草、太子草、春菊及澎湖茼蒿,色澤深且葉子成鋸齒狀,春、秋兩季皆可種植,現已有人專業培植,供應市場所需
📌茼蒿停看聽
⚠️若有腹瀉情況者不宜吃茼蒿,因茼蒿屬性微涼,又含豐富纖維素,一但食用過量,可能使不適症狀加劇
⚠️茼蒿容易夾帶泥沙和農藥殘留,在清洗時,應先將葉子一片片剝開,以流動的水清洗葉片數次,再用手將茼蒿撕成所需大小即可
⚠️挑選時,應選擇葉片厚實、莖部適中、根部飽滿又完整的茼蒿,不僅新鮮、品質好,吃起來的口感較細滑美味;但如果葉緣變色或變黑、葉面斷裂或破損,就應避免採購或丟棄
⚠️由於茼蒿嬌嫩,不易保存,買回家的茼蒿,最好盡速食用。因為極容易壓傷,如果要冷藏保存,可先以紙巾壓乾葉片水分,再放入塑膠袋中放置於冰箱冷藏,宜1、2天內食用完畢
#凱鈞有食力
#5個吃茼蒿的好處
「飯後血糖 英文」的推薦目錄:
飯後血糖 英文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日之計在於晨,均衡的健康早餐可供應晨間人體所需之能量和營養。早餐的英文單字為breakfast,字面代表的意思是停止(break)飢餓(fast)。意即一天的開始,身體多處於低血糖狀態,若不吃早餐補充營養,大腦會缺乏能量,進而讓思考出現遲緩,精神不振且情緒易受波動。因此,三餐定食定量,是維持人體機能健康的重要基礎;而在早餐裡的健康食材選擇中,明星級食物之一的「燕麥」就是十分受到歡迎的選項唷!
燕麥曾被時代雜誌封為超級食物,既能增加飽足感,還可降低膽固醇,適量攝取,是一個良好全穀物類食物;而其穀粒的不同部份,具有不同的作用與營養特性。燕麥外殼:保護穀粒形狀完整及保存營養價值。燕麥糠:含水溶性及非水溶性纖維。非水溶性纖維有助保持腸胃暢通,水溶性纖維具降膽固醇作用。燕麥胚乳:提供複合碳水化合物,可提供能量,保持血糖穩定,精力充沛。燕麥胚芽:提供豐富維他命E,屬優異抗氧化劑,有助延緩老化,預防慢性病如心臟病,亦有助增強抵抗力及保持細胞健康
在了解構造功能後,實際吃燕麥能為健康帶來哪些好處呢?以下「5個吃燕麥的好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❶餐後血糖恆穩定
其GI值(升糖指數)比白米、糙米或胚芽米都低,僅有55,適量攝取可降低對胰島素的刺激負擔,有助飯後血糖不急速上升
❷高纖清腸好順暢
其中含有高量膳食纖維,每100公克即含9公克,搭配飲用足夠的水分,有助便便軟化,進而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排便順暢,以改善便祕困擾
❸免疫提升降血脂
含有β-葡聚醣的纖維、omega3、亞油酸,有助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脂和壞膽固醇,並可清除動脈壁上殘留的脂肪,遠離動脈硬化之風險,亦具提升免疫系統之作用
❹消腫修復膚況佳
內含豐富礦物質,鎂能促進血液循環並促肌膚細胞新生;錳可消除腫脹和發炎,有助傷口能加快癒合;鐵則為皮膚能維持細胞中水份之營養和飽和的重要元素之一;矽對改善水腫有助益
❺優質蛋白增肌力
約6湯匙份量,可提供身體每日所需15%的蛋白質,其蛋白質是白米的1.5倍;也富含維生素E,抗氧化劑和麩醯胺酸,可有助肌肉纖維再生,是健身者飲食的好夥伴;亦含維生素B6,能有助於提高血清素水平,使情緒放鬆常保好心情
✴️燕麥片種類
⏩快熟燕麥片:經過烘烤,每粒燕麥粒會切成厚片,再碾平。快熟燕麥片較即食燕麥片厚,因此需要略煮3-5分鐘才可食用
⏩原片大燕麥:製法與即食及快熟燕麥片一樣,只是燕麥粒沒有切片及碾平,保留全粒完整燕麥,同樣需煮3-5分鐘才可食用,微具堅韌口感
⏩即食燕麥片:經過烘烤,每粒燕麥粒會切成薄片,再碾平。其燕麥片較薄,當煮食時,可以更快速吸收水份。只要加入滾水,便可食用,無需烹煮
不論是即食燕麥片、快熟燕麥片或原片大燕麥,均屬於全穀類食品,蘊含燕麥糠,燕麥胚乳和燕麥胚芽,營養價值相同,只是切割方法稍有分別,因此口感略有差異
✴️燕麥停看聽
⚠️燕麥的磷含量較高,吃過量可能引發高血磷情況,建議腎友需控制份量,並經專業醫師指示後再食用
⚠️含糖、鈉、色素、油脂及其它添加物之加工燕麥,容易導致熱量大增、營養價值降低。因此,選購燕麥產品時,仍以無調味加工者為宜
⚠️若食用超量,過多熱量在人體中消耗不掉,會以三酸甘油脂的形式儲存於肝臟,反而對心血管造成危害,尤其有心血管健康風險族群,應格外注意
⚠️日間用餐可做為主食,搭配豆漿、水煮蛋、水煮雞胸肉、毛豆及蔬果等,加上足量水分攝取。如此不僅味美,且能攝取均衡養份,亦可促進腸胃蠕動
⚠️燕麥屬澱粉類,熱量仍須注意。日常主食攝取可採4/5的白米加上1/5的燕麥。燕麥的熱量大約是白米的2/3,可增加膳食纖維又能降低主食之熱量,一舉數得
⚠️對麩質過敏者需留意,天然燕麥雖沒有麩質,但生產時容易受其他穀類影響,暴露於麩質之中。因此存在引起麩質過敏者之過敏反應可能,像是腹瀉、腹脹等症狀
⚠️每100公克即含9公克膳食纖維,一天食用建議量約為25~35公克,並搭配足量水分補充,以促進腸胃蠕動,避免便秘。而纖維質與礦物質具有螯合作用,若攝取吃太多,會影響人體對鐵、鋅與鈣質的吸收,可能反而出現營養元素缺乏的情況。此外,年長者吃燕麥要更留意細嚼慢嚥,以避免消化不良產生脹氣情形
#凱鈞有食力
#5個吃燕麥的好處
飯後血糖 英文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肥胖醫學會暨台日韓聯合學術研討會]
這次的研討會除了肥胖專科醫師的授證,主要是很想聽聽聯辦的TSSN(台灣運動營養學年會)的大師講座系列。從芬蘭、日本到英國的講者,吸收不少國外學者的經驗。
#好的營養運動行為有效逆轉糖尿病
來自芬蘭的Jaakko Tuomilehto教授,是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的Claude Bernard獎得主(表彰對糖尿病的研究貢獻),分享早期飲食運動介入對於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性,身為科學家。他的那句「Science provides facts,but it dose not change behavior and culture」(科學向人們展示事實,但無法改變人們的行為或文化)讓我深表認同。在製造胰島素的beta細胞歷經10幾年的摧殘直到被診斷出糖尿病時,細胞功能往往剩下一半左右,而藥物只能努力拯救那剩不到一半苟延殘喘的功能,但如果在診斷前的五年甚至更早,還剩下70-80%功能時我們就介入,可以減少多少的糖尿病的發生?
我們做了那麼多的研究向世人展示預防醫學的重要性,但如果無法實際感化或是讓亞健康的人意識到生活型態改變的重要性,那這些科學的事實又如何幫助得到人類?教授強調,抓出飯後血糖偏高的「葡萄糖耐受不良」(IGT)的人立刻介入飲食跟運動改變,可以避免十年後一半以上的糖尿病發生。但這些都是現行只抽空腹血糖(IFG)的健檢報告可能會miss掉的,值得思考🤔
#日本健康飲食對男女身體組成的影響
身為世界最長壽國保持者(據說西班牙在2040年會超越日本,主因戒菸做得好,日本菸害太嚴重)這場演講由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兼任老化研究所所長的Dr.higuchi mitsuru帶來早稻田大學經歷20年追蹤的健康研究計畫,發現傳統的健康日本飲食(和食),可改善中高齡男性的體脂、腰圍跟內臟脂肪,但在女性則沒有這樣的現象,女性的脂肪跟年齡比較有顯著相關,值得注意的是,男女性的腹部中心肥胖,都跟抽菸有顯著相關(搞不好比酒還可怕),而中高強度運動可改善中高齡男性腰圍跟體脂,但是女性則改善並不多,除非健康飲食再加上中高強度運動,至於為何有此現象教授未做說明。
筆者個人淺見,日本女性的肌少症情形普遍,跟精緻碳水的攝取和不健康的減肥速成飲食風氣有關(通常都是女性愛減肥,男性較少),而肌肉減少導致的代謝下降,使蛋白質比例不若歐美飲食高的「和食」在增肌減脂上更無著力點,因此看不到減少腹部脂肪的明顯成效。
另外此研究用單一核苷酸多型性(英文簡稱:SNP)來分析遺傳危險指數(genetic risk score),發現高齡者的基因影響不大,健康飲食跟運動比基因更影響健康,而心肺適能提升的運動在血脂的角色只能幫忙降低三酸甘油脂(TG),在高低密度膽固醇脂蛋白(HDL&LDL)的改善幫助不大。筆者認為這個結果十分合理,運動時消耗能量以游離脂肪酸跟肝醣為主,而高低密度膽固醇脂蛋白的升降還是跟飲食和肝臟製造之間的平衡最有關係,總歸一句話,「血脂是吃出來的」。
#運動界流行的糖水漱口法
致力於運動醫學研究的Clyde Williams教授,帶來很有趣的主題,以慢肌跟快肌(Type1&Type2 fiber)對肝醣的使用,探討碳水對肌肉的影響, 簡單來說,在給予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早餐(2.5g/kg)的情況下,在運動中給予運動飲料對一小時的運動表現「並無幫助」,除非在沒吃早餐的禁食情況下給予飲料,表現才會變得比較好(有點廢話),但中途給予碳水的確會延長運動時間。
那如果我們(怕胖)不要喝下去,只是用含糖運動飲料漱口後吐掉呢?
答案是:一小時內運動表現會變得比較好喔!即使血中胰島素跟血糖都沒改變(莫非是自我感覺良好😂),但換成甜味劑漱口發現就沒這現象,可見跟甜味無關,而是真實的碳水獨立影響了腦部,大腦的肝醣會有所改變,機轉為何則沒有提到。
關於這點,筆者認為跟口腔中的微生物(Microbiota)們有很大的關係,即使碳水沒有到胃。詹妮弗.普魯兹尼克的研究證實,不僅僅是鼻子,我們的腎臟、肌肉、皮膚甚至是血管都有嗅覺及味覺受器,而這些受器對腸道菌的代謝產物—-短鏈脂肪酸(SCFA)非常敏感,因此筆者認為這些碳水CHO的結構經口腔微菌以化學訊號的方式,經血液傳達到腦部下視丘,影響了知覺跟動覺的整合力,進而改善運動表現,跟血糖是沒有關聯的。
這次的講者對於微菌在肥胖跟代謝的角色都有略提但未深入是蠻可惜的地方,其實很多地方若用microbiota 的角度切入,或許能解釋更多的現象。不過,Tammy Wang覺得運動飲料可以不用喝下去就能改變運動表現,真的是體重控制者的一大福音啊😆(代糖的不算喔)
#筆者就是在下😁
#今年全彩講義美的嫑嫑的
#但非馬拉松的話實在不用特地漱口啦😆
飯後血糖 英文 在 ac醫學中文、飯後血糖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空腹血糖英文缩写是GLU。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 ... ... <看更多>
飯後血糖 英文 在 飯後二小時、以及睡前,或因需要追加監測。 做好SMBG的同時 ... 的推薦與評價
網友提問:「請問是否大家每天都會測血糖?測的時間都是何時呢?」 ⚕️辛醫師解答:「測血糖又稱做自我血糖監測,英文self monitoring of blood ... ... <看更多>
飯後血糖 英文 在 ac醫學中文、飯後血糖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空腹血糖英文缩写是GLU。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 ... ... <看更多>